欢迎光临保温棉复合型胶粘剂建材加工机械四川省隆仁保温棉有限公司官网!
10年专注设备定制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020-123456789
联系我们
保温棉复合型胶粘剂建材加工机械四川省隆仁保温棉有限公司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电话: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封开南丰开明村:“绿翡翠”“蔬”写强村富民新答卷

时间:2025-04-25 19:44:09 来源: 点击:6271次

封开南丰开明村:“绿翡翠”“蔬”写强村富民新答卷 | 寻找典型之美⑥_南方+_南方plus

岭南三月,绿翡翠晨雾未散。封开50多岁的南丰莫大姐一如往日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封开南丰)“菜篮子”生产基地,手指掠过羽衣甘蓝卷曲的开明叶缘,熟练地掰下成熟的村蔬村富菜叶。采收、写强分拣、民新搬运、答卷装车……几十名村民有条不紊,绿翡翠分工合作,封开让一筐筐冒着新鲜露珠儿的南丰羽衣甘蓝第一时间“出山进湾”,送达大湾区消费者的开明餐桌上。

“租地一年有750元/亩,村蔬村富每个月有3千来块工资,写强可以照顾家庭,民新又有一笔可观收入,这在以前都想不到!”蔬菜基地工人莫大姐笑呵呵算起了增收账,而这在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开明村并非个例。近年来,开明村引入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务工薪金+集体分红股金的“三金”模式,大力发展羽衣甘蓝等特色蔬菜产业,带动周边地区建成千亩连片“菜篮子”生产基地,辐射带动本村和周边500多户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增收。

封开县南丰镇开明村。

封开县南丰镇开明村。

2025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封开县聚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南丰镇开明村等一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标杆示范作用,带动乡村振兴。

当撂荒地变身“致富田”,当文明新风吹拂乡野田间,当房前屋后长出“绿美经济”……开明村创新总结出“金凤有蛋”四字诀,以“产业革新、治理创新、生态焕新”为发力点,村集体年收入从曾经2万元到如今突破30万元,走出了一条资源贫乏型村集体增收路,获得了“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视频:封开南丰开明村:“绿翡翠”“蔬”写强村富民新答卷 | 寻找典型之美

产业之变:从撂荒田到“绿翡翠”

立于两广交界处的石砚山东望,谠山横亘远方,将山脚狭长平川揽入怀中。循着贺江碧水蜿蜒南去,江湾处明珠般的南丰镇跃然眼前,再沿着省道向北4公里多,便到了开明村。

过去,拥有3千多人的开明村与其他偏远村落类似,曾面临发展困扰:2028亩耕地中有200多亩撂荒,人口外流,资源匮乏,产业发展一度滞后。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1年,广东创新启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驻南丰镇工作队和农村科技特派员来到了开明村,脚步走遍田间地头,为村子发展“把脉问诊”。

“羽衣甘蓝是一种可观赏也可食用的蔬菜,营养价值非常高”“封开县依山傍水,雨水丰富,且土壤为土壤、昼夜温差达8-10℃,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羽衣甘蓝”“这种‘绿翡翠’在高端超市能卖到9.9元/100克,但当时全省规模化种植几乎空白”……开明村集思广益,认识到要振兴乡村必先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

开明羽衣甘蓝。

开明羽衣甘蓝。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试验,“开明羽衣甘蓝”展现其独特的品质优势——羽衣甘蓝总黄酮含量达12.3mg/g,较普通品种高出47%。

一边筑巢引来金凤凰,一边积极盘活沉睡资源,开明村开足马力,干劲十足——驻南丰镇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带头,挨家挨户跟群众做好沟通工作,共计流转全村撂荒地、半撂荒地和零碎耕地500余亩,同时引入农业龙头企业肇庆丰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羽衣甘蓝等特色蔬菜产业,投入120万元建设智能育苗大棚,完成300多亩撂荒地复耕和水网改造。到了2023年采收季,开明羽衣甘蓝以脆嫩无涩的独特口感打开珠三角市场,田头价稳定在13元/斤。

站在开明村蔬菜基地田埂上眺望,每当春风拂过,绿浪翻涌成画。开明村作为核心产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进行耕地流转与利用,推动当地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封开南丰)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年生产羽衣甘蓝等特色蔬菜3000吨,年产值逼近5000万元,不断擦亮“中国羽衣甘蓝之乡”金招牌。

在蔬菜基地务工的村民。

在蔬菜基地务工的村民。

村民们在致富道路上大步向前。有的流转了土地,有的在蔬菜基地务工,有的参加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有的养起了杏花鸡……开明村利用全县大力发展杏花鸡产业的契机,组织发动40多户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杏花鸡生态养殖,推动杏花鸡和相关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实现年销售额近100万元。

治理之变:积分超市里的“幸福置换”

午后阳光穿过紫花风铃木,在莫克冰、莫克剑兄弟家的小院洒下斑驳光影。这座被评为“最美庭院”的农家院落里,月季与金桔错落舒展,石磨改制的洗手盆流淌着清泉,石径两侧的盆景如卫兵般棱角分明。这般诗意的庭院图景,正是开明村“网格化+积分制”结出的硕果。

循着积分兑换的指引,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善治开明”积分超市,货架上的封开杏花鸡、南丰米粉、香糯芋头等土特产琳琅满目。在积分超市里,村干部正兼任超市管理员:“1积分等值1元,全村按片区划分网格,人居环境、志愿服务等6大类十余项指标被量化赋分,这些生活物品都可以兑换。”

村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受访者供图)

村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受访者供图)

自推行积分制以来,开明村已有200多户加入积分会员体系。每月庭院评比、季度志愿服务积分、年度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构成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完整闭环。村里通过引入“便宅家”连锁超市运营积分兑换系统,形成“农产品展示+超市运营+积分兑换”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模式,让整洁庭院里的盆景绿意延伸为整个村庄的治理活力。

村民们在莫氏宗祠开展议事茶话会。(受访者供图)

村民们在莫氏宗祠开展议事茶话会。(受访者供图)

夜幕下的开明村思寮片莫氏宗祠时常灯火通明,雕花木梁下总围坐着热议的村民。“过去敲铜锣请人开会,如今主动提建议成了常态。”开明村书记莫庆祥感慨,活化利用的传统宗祠化身“村民议事厅”,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此外,开明村还开发建设“智美乡村”数字治理云平台,以数智化手段处理村内日常工作,提升治理效能。

颜值之变:从“三清三拆”到“一村千树”

漫步村中,宽敞的柏油路串联起几个自然村落,350多盏太阳能路灯沿着村道依次排开。田头冷库保障着蔬菜流通的“最初一公里”,状元文化广场上新栽的树苗与米黄色农房相互映衬,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在移步换景中徐徐展开。

开明村打造的特色观光走廊。

开明村打造的特色观光走廊。

“这里原来是猪栏牛栏,清拆后建成了乡村振兴田头冷库”“这里以前是牛粪池茅厕房,拆下来后建成了状元广场”“这片四小园,是群众腾让出来的宅基地,三清三拆后我们种上了紫花风铃木,美化了村庄环境”……开明村书记莫庆祥行走在村道间,谈起村庄点滴变化,如数家珍。

从“拆”到“建”、由“净”变“美”、点“绿”成“金”……开明村的乡村建设已从人居环境整治转为整村美化提升。据悉,开明村党员带头动员全村群众共清拆废旧泥砖房等3000多间,全村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170余间,进村主干道及7条自然村干道已完成沥青路铺设,建设晒场、停车场等各类群众公共活动空间20多处,打造微型景观节点20余处。

开明村挖掘弘扬状元文化,建设状元文化公园。

开明村挖掘弘扬状元文化,建设状元文化公园。

如今,紫花风铃木与蓝花楹正为村庄增添新的绿意。首期种植的5000株苗木兼具观赏与经济效益,将“一村千树”的规划融入日常生活。2023年成立的开明村园林专业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农户+企业”模式,预计树木成材后每年可为村民增收约30万元,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 

阳光下,开明村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格外耀眼。据悉,集体屋顶与停车场改造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6万元。平村炮楼遗址旁,红色教育基地主体结构已完工,计划年底建成开放,未来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

开明村的蝶变密码,藏在土地流转合同的红手印里,刻在积分超市的兑换清单上,映在羽衣甘蓝蔬菜生产运输车上……通过多维发力,开明村正走出一条产业旺、乡村美、文化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采写/出镜:南方农村报记者 黎祖瑜

摄影/摄像:胡港涛

剪辑:巢芮

设计:王越

来源:南方农村报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0-12345678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0-123456789

二维码
线